Tagged: 健康美容

20
Jul
2018

中文大學中醫專科診所

以為自己病好,原來還沒,頭痛背痛差不多持續一星期,最慘還要加頭暈,還是乖乖再吃藥。

這次換個醫生,某人提起中大的中醫診所,剛好能預約,便試試看。那裡環境相當不俗,最重要是能預約之餘,預約的時間也相當準確,診症及等藥也不用等太久,診金及藥費也算相宜。

不過,第一次看醫生那麼緊張,一教授三研究助理一起診症,而這位教授超級老資歷,他們把脈看舌反覆做了數次,但感覺良好,醫師們都頗和善。

04
Feb
2018

第一次遇醫生開這款喉糖,能勾起你一些回憶嗎?吃藥當然心情沒多好,但看到這個也不禁微笑了下。

 

16
May
2012

桑寄生蓮子蛋茶

其實我知道這個名字已經很久,一直覺得名字怪怪的,今晚終於的起心肝試試。味道不太濃烈,淡淡的甜味,感覺不俗,茶中有少許微細顆粒,感覺有點像稀了二十倍的起砂紅豆沙。

【性味歸經】:苦、甘,平。歸肝、腎經。
【功效】:祛風濕,益肝腎,強筋骨,安胎。
【主治】:用於風濕痹痛,腰膝酸痛等。本品既能祛風濕,又能養血益肝腎,強筋骨。故可用治營血虧虛、肝腎不足之風濕痹痛,腰膝酸軟,筋骨無力等證。對肝腎不足之痹痛尤為適宜。常與獨活、秦艽、桂枝及杜仲、當歸等藥同用,如獨活寄生湯。用於胎漏下血、胎動不安。本品補肝腎、養血,故有固衝任、安胎之效。多與阿膠、川續斷,菟絲子等配用,如壽胎丸。

味道及功效好像都不錯,以後可以再嚐。不過如果太晚才喝就可能不太好,因為感覺有點利尿。

桑寄生資料來自醫砭

09
Feb
2012

怎樣祛除體內的濕氣

很有參考價值的一篇文章,轉載至港恩中醫

有句古話叫:“千寒易除,一濕難去。濕性黏濁,如油入面。”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,與熱在一起叫濕熱,與風在一起叫風濕,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。濕邪不去,吃再多的補品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,隔山打牛。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、哮喘、高血壓、心腦血管等疾病,甚至惡性腫瘤,其實這些病都跟濕邪、痰濕有關。

1800多年前,東漢偉大的醫學家張仲景在他的著作《傷寒論》中說:“身大熱,反欲得衣者,寒在骨髓。”就是說發燒的人雖然體溫很高,身上反而感覺寒冷想多穿衣服,表明體內寒氣很重,寒邪都到骨髓了。此時再用抗生素等寒涼藥物輸液消炎退燒,會把外在的一些寒濕之氣直接帶進體內。(我們不都是這樣做的嗎?)

張仲景是《傷寒論》的作者,在他那個時代人們忍饑受凍,疾病以寒邪為主,用熱藥就可以直接對治。如今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,單純的傷寒已經很少見了,反而是外寒跟內熱交織在一起,形成了濕邪。真正的寒症並不多見,主要是以濕邪為主。濕為陰邪,遏傷陽氣,阻礙氣機。換句話說,陽虛的時代是濕邪在作祟。

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
現在有一個奇怪的現象,就是冬天很少見到真正著涼感冒的病人,夏天反而比比皆是。現代人是生活在一個冬有暖氣夏有空調的環境中,對四季的感覺越來越不分明。夏天該出汗的時候因為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體內;冬天燒暖氣,穿件單衣還冒汗,陽氣外越,藏不住精氣—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。人體在這種環境的狀態下最容易生病,皮膚開合的功能下降,抵禦病邪的能力越來越差了,極容易導致體內濕邪堆積,造成陽氣虛衰。濕邪對人體的傷害,比寒邪還要大。

酷暑時節,人們貪圖冷氣,愛喝冷飲,愛吃涼菜。一杯冰鎮啤酒下肚,從裏到外、從頭到腳都透著涼快勁兒。殊不知,為貪圖這一時之快,同時也將濕邪深深地埋在了體內,成為困擾我們健康的一個大大的隱患。

每年七八月份叫長夏,此時濕氣當令,人體中的脾與之相應。濕在中醫裏又叫“陰邪”,而脾為至陰之髒,喜燥惡濕,所以脾氣在七八月的時候最旺盛。如果長夏濕氣過盛,就容易損傷脾臟。同時,脾主運化水液,它的特點是陽氣易衰,陰氣易盛,濕邪侵犯人體後最易傷害脾陽,而脾陽的虛弱也進一步助長了濕邪的侵入。

還有的人喜歡吃豬肉,豬肉性味鹹寒助痰,肉吃多了也能導致痰濕,如果感覺體內濕重,最好堅持吃一段時間的素食;長期吃電飯煲煲的大米飯,也容易造成體濕。體濕的人可以用薏米紅豆湯或鍋巴來解決。喝上一陣子薏米紅豆湯之後,再喝小米粥來補補脾胃,久之脾健,濕自化。

自我診斷體內是否有濕的方法
起床時——看感覺
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,頭發昏,打不起精神來,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,渾身不清爽,人也懶得動……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。

如廁時——看大便
清晨方便後,可以觀察一下大便。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,一箱水還沖不淨。不方便觀察馬桶的,也可以觀察手紙,正常的話 一兩 張紙就夠了,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淨,(這就是問診單上為什麼要問大便的原因)也說明體內有濕了。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。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,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。體內有濕的情況下,大便的顏色發青,溏軟不成形,(這是脾虛的重要標誌,很多人都有)總有排不淨的感覺。時間長了,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,則百病叢生。

洗漱時——看舌苔
上完廁所後我們通常就開始洗漱了,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,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。“舌為心之苗,又為脾之外候”,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。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,舌面有一層舌苔,薄白而清靜,幹濕適中,不滑不燥。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,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。如果舌苔白厚,看起來滑而濕潤,則說明體內有寒;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、發黃發膩,則說明體內有濕熱;如果舌質赤紅無苔,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。

除了以上主要的三點,還有兩個判別方法:

第一,看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,惡不噁心。很多人說自己一刷牙就嘔吐、噁心,嗓子裏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、不乾不淨
的感覺,即使有吐痰,也只是一點。

第二,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是不是發酸、發沉。這些也是濕的典型特徵,順便說一個祛濕的妙法,就是點揉承山穴。(還有三陰交,陰淩泉都很有用,最好用艾灸)

祛濕補心,健脾和胃 — 薏米紅豆粥(注意,不要添加大米)

如果世上有一種藥,又能當飯吃,還能當茶喝,不僅美味養人,還能讓全家人百病不生,您願意一試嗎?

它們一是薏米,一是紅豆。這兩種東西,不需按什麼比例,每次一樣抓一把,洗乾淨後放在鍋裏面加水熬,熬好後就是祛濕健脾的佳品——薏米紅豆粥了。

熬薏米紅豆粥是有很多技巧和講究的。薏米很硬,紅豆也很硬,如果放在鍋裏一直熬,大概熬一個多小時還不爛,很浪費火或者電,而且搞不好還會把水燒幹,造成糊底。我建議的方法有兩種:第一種方法是在鍋里加進去足夠的水,燒開後熄火,讓薏米和紅豆在鍋裏悶半個小時,再開火,燒開後再悶半個小時,紅豆粥就煮成了。第二種方法更簡單,就是把現在家裏不常用的保溫瓶洗乾淨,把薏米和紅豆放在裏面,再倒進去開水,塞緊瓶頭悶著,每天晚上這樣弄好,早晨起來就是粥了,正好當早餐喝。這是非常省事的,也最節省能源的,不用再熬了。

薏米紅豆粥有個好處,就是怎麼熬都不會發黏發稠,底下總是熬爛了的紅豆和薏米,上面是淡紅色的湯,而薏米和紅豆的有效成分大半都在湯裏。熬粥的時候,水放得多一些,這些湯就夠我們喝半天了,正好可以當茶喝。如果是夏天,上午就得爭取把它喝完,因為到下午喝就會變味了。

至於功效,那真是非同小可。薏米,在中藥裏稱“薏苡仁”,《神農本草經》將其列為上品,它可以治濕痹,利腸胃,消水腫,健脾益胃,久服輕身益氣。紅豆,在中藥裏稱作“赤小豆”,也有明顯的利水、消腫、健脾胃之功效,因為它是紅色的,紅色入心,因此它還能補心。現代人精神壓力大,心氣虛,飲食不節,運動量少,脾虛濕盛。既要祛濕,又要補心,還要健脾胃,非薏米和紅豆莫屬。將其熬成粥,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,同時也不給脾胃造成任何負擔。

關於薏米和紅豆的“消腫”作用,也很有意思。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腫就是水腫。試看今人,10個裏面起碼有5~6個身體發福,這也是腫,叫做體態臃腫。在中醫看來,肥胖也好,水腫也好,都意味著體內有濕。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,滯留在人體細胞之間,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。水腫如此,肥胖也是如此,只不過是程度有深有淺而已。祛濕性極強的藥物或食物能祛除這些滯留在人體的水液,也就能消腫。所以,治療水腫必用紅豆,而實踐證明,薏米紅豆粥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,既能減肥,又不傷身體,尤其是對於中老年肥胖者,效果尤其好。

經常有人問:“為什麼薏米紅豆粥煮不成黏稠狀呢?”還有人對我說:“我在熬薏米紅豆粥的時候,加了一小把大米,結果粥就熬稠了,味道那叫一個美啊!”

我說:“千萬不能加大米進去!”為什麼?因為大米長在水裏,含有濕氣,濕性黏稠,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。紅豆和薏米都是祛濕的,本身不含濕,所以它們怎麼熬都不稠,湯很清。中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,來把人體的濕給除掉,一旦加進去大米,就等於加進去了濕氣,所以整個粥就稠了。雖然味道可能更好了,但對於養生來說並非好事,就因為那一把大米,所有的紅豆、薏米就都白費了,功效全無。

平日思慮傷神、勞心過度而運動量少的人,往往臉上沒有血色,精神也不夠充沛,甚至心悸、貪睡,感覺頭重如裹,心中空虛。這是體內有濕加上心氣不足的表現,可以在薏米紅豆粥中加一些桂圓同煮。桂圓甘溫,能開胃健脾、安神補血,能振奮心陽,溫補心氣,使人精神飽滿、中氣十足。它特別適合強腦力勞動者,也很適合中老年人。 薏米紅豆粥+其他食材

年輕人容易出現煩躁、失眠,或者臉上起紅疹、痘痘,這都是心火過旺、濕熱內擾所致,可以在薏米紅豆粥中加上百合或蓮子同煮,或者兩種都加。

百合能潤肺、養顏,又能清心火、安心神。蓮子最能養心、清心火,同時又能健脾、補腎,但是蓮子稍有滯澀作用,身體比較瘦弱的人可以用,但那種體內淤滯較多的胖子恐怕就不宜用了。

用蓮子的時候,要去掉裏面的心。當然,如果嫌這個粥沒有什麼味道,還可以加點冰糖。在各類糖中,只有冰糖是涼性的,能清心火。

如果著涼感冒了,或是體內有寒,胃中寒痛,食欲不佳,可在薏米紅豆粥中加幾片生薑。生薑性溫,能溫中驅寒,健脾和胃。注意,生薑不可多放,多放就使粥變得辛辣了。如果想在這個粥里加點調味品,那就只能放紅糖了,紅糖也是性溫的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婦女產後的保養時,喝這個粥要去掉薏米,可在其中再加點大棗,大棗能溫中、健脾、養血,是非常適宜的。

腎虛的人,可在薏米紅豆粥中加一些黑豆。因為黑色入腎,而豆的形狀也跟腎十分相似,是補腎的佳品。

現在常說的腳氣病,是典型的濕熱下注。可在薏米紅豆粥中加上黃豆,食其粥,同時用熬出來的湯洗腳。內外同治,效果甚佳。

如果咳嗽,還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~2釐米見方的小塊兒,加入薏米紅豆粥中同煮,可以潤肺、化痰、止渴。

山藥和南瓜也可以放在薏米紅豆粥中同煮。山藥號稱“氣死小人參”,有時候,它比人參的補益作用還大,它是補脾胃的聖品,而且能強腎固精,潤肺益氣。南瓜能補中益氣,還能消炎、止痛、殺蟲、解毒,對保護胰臟、預防糖尿病來說,是非常好的東西。

除了紅豆薏米粥,大家還可以多瞭解各種食物的性、味,舉一反三,自己進行加減,組成更多適合自己體質的飲食處方來。這樣,食物才能真正成為養生的佳品。

神色晦暗、精神不足,甚至心悸、貪睡、心中空虛:薏米紅豆加桂圓

煩躁失眠,或者臉上起紅疹、痘痘:薏米紅豆加百合、蓮子

胃中寒痛、食欲不佳、怕冷:薏米紅豆加生薑

腎虛:薏米紅豆加黑豆

腳氣:薏米紅豆加黃豆

咳嗽:薏米紅豆加梨

食欲不振、身體羸瘦:薏米紅豆加山藥

泄瀉、腹痛、糖尿病:薏米紅豆加南瓜

體虛、早洩、遺精、夜尿過多:薏米紅豆加芡實

孕婦:減薏米,加少量黃芪、黨參

產婦:減薏米,加大棗、小米、紅糖

20
Sep
2011

香砂和胃丸

主治:健脾開胃,行氣化滯。用於脾胃虛弱,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慾不振,脘腹脹痛,吞酸嘈雜,大便不調。

成份如下:

木香:辛、苦,溫。歸脾、胃、大腸、膽、三焦經。行氣止痛。
砂仁:辛、溫。歸脾、胃經。用於濕困脾土及脾胃氣滯證。化濕行氣,溫中止嘔止瀉。
陳皮:辛、苦,溫。歸脾、肺經。用於脾胃氣滯證。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。
厚朴:苦、辛,溫。歸脾、胃、肺、大腸經。行氣,燥濕,消積,平喘。
香附:辛、微苦、微甘、平。歸肝、脾、三焦經。疏肝理氣,調經止痛。
枳殼:苦、辛,微寒,歸脾、胃、大腸經。破氣除痞,化痰消積。
麥芽:甘,平。歸脾、胃、肝經。消食健胃,消脹。
山楂:酸,甘,微溫。歸脾、胃、肝經。消食化積,行氣散瘀。
蒼朮:辛、苦,溫。歸脾、胃經。燥濕健脾,祛風濕。
白朮:苦、甘,溫。歸脾、胃經。補氣健脾,燥濕利水,止汗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歸心、脾、腎經。利水滲濕,健脾安神。
甘草:甘,平。歸心、肺、脾、胃經。益氣補中,清熱解毒,祛痰止咳,緩急止痛,調和藥性。
黨參:甘,平。歸脾、肺經。益氣,生津,養血。
六神曲:甘辛,溫。歸脾、胃經。健脾和胃,消食調中。
廣藿香:辛,微溫。歸脾、胃、肺經。化濕,解暑,止嘔。
莱菔子:辛甘,涼。歸肺、胃經。消積滞,化痰熱,下氣,寬中,解毒。
半夏曲:苦辛,平。歸肺、脾、大場三經。化痰止咳,消食寬中。

資料主要來自醫砭

06
Aug
2011

黑+紅

這兩個星期內竟然流了三次血,幸好全都是小意外:鼻、手指及腳指。

不過,今年好像不太順利般,四月因扁桃腺發炎病了三星期、六月又因為急性腸胃炎而第一次進急症室、前陣子時常撞到手腳、到現在又有這些小意外。

看來人「老」了,萬事皆要小心。

15
Apr
2011

五顏六色

由四月二日開始,我一直抱恙中,先是發燒,之後扁桃腺發炎,醫生說如果弄不好,好容易會變成中耳炎﹝那是我很害怕的,因為多年前試過一次,雙耳差不多聽不到聲音﹞。咳嗽又不斷,睡眠質素很差,甚至失眠。有一晚晚上十一時左右便睡覺,可惜在床上一直輾轉反側至凌晨三四時也不能入睡。之後胃部更不適,胃口欠佳。

看了三次西醫,一次中醫,但感覺仍很辛苦。結果,我不想再吃藥,毅然去做腳底按摩。為何我會選擇做腳底按摩?因為幾年前我有一段時間身體很差,又是食不下嚥,但只做了一次腳底按摩後,那晚竟然可以吃掉一碟炒米粉。今次結果也沒有令我失望,那晚我雖然也有咳醒,但至少睡得不錯,第二晚甚至沒有咳醒。

媽媽見我近來凌晨有咳,特意今晚為我煲了湯水,希望對我能有所幫助。初時我不知道是什麼湯水,憑味道辨認不出來,後來看到湯渣才知道,那是瘦肉黑豆湯,還加了果皮。我心感驚訝,為何會是黑豆??後來媽媽解釋見我每早凌晨咳嗽,應該是寒咳。但我就跟她說,中醫說我是熱咳,痰也是帶有黃色。我媽媽才恍然大悟,還立即禁止我再喝這湯。看見媽媽的神情,擺了烏龍,甚狀搞笑。不過,也感受媽媽對我的關懷,所以感覺有一點甜,我還安慰她說我一會喝菍慈菴川貝枇杷膏便沒事。

其實,現在爸媽給我的感覺和以前有點不同,看見他們一提到姪兒的時候,兩眼放光,笑容燦爛,有時看著他們傻傻的,像小孩子般,感覺很趣怪。我想不少人也曾經覺得爸媽煩,長氣又囉唆,不過人長大以後,看事物又會不同,明白如果不關心的,根本也懶得勞心勞力去理會,所以近年來,我與父母的關係較從前好一點。

雖然古語有云:小病是福,但是這次真的病得太久,希望可以快點復原吧!

02
Feb
2011

早睡!早睡!要早點睡!

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,節錄至此:

子時(23:00—1:00),其實23點就是新的一天的開始,並不是0點開始的,這是我們犯的誤識。肝膽相表裡,互為一家,23點膽經開了,如若不睡,大傷膽氣,由於十一臟腑皆取決於膽也,膽氣一虛,全身臟腑功能下降,代謝力、免疫力紛紛下降,人體機能大大降低,膽氣支持中樞神經,膽氣受傷易患各種精神疾病,比如抑鬱症、精神分裂症、強迫症、躁動症等。子時膽要更換膽汁,膽經漸旺人如不臥,膽汁更替不利,過濃而結晶成石,久之即得膽結石。

丑時肝經最旺,丑時(1:00—3:00)不眠,肝無法解除掉有毒之物,產生新鮮血液,因藏血不利,面呈青色,久之易患各類肝病。

垃圾睡眠給肝臟帶來多大傷害?

肝主疏泄,過子時不睡,可引起肝疏泄不利,肝氣鬱結,可見易怒,頭痛頭暈,眼紅,眼痛,耳鳴,耳聾,胸肋脹痛,女性月經不調,便秘,也可引起肝氣升發不足,人會目倦神疲,腰膝酸軟,暈眩,失眠,驚悸,精神恍惚,重則會暈倒在大街上,不省人事。

肝有藏血、調節血液的功能,過子時不睡,會造成肝血不足,還會引起吐血、流鼻血、皮下出血、牙齦出血、眼底出血、耳出血等出血證狀。

肝開竅於目,過子時不睡,易引起肝虛,則出現視力模糊、老花、夜盲、畏光、迎風流淚,等症狀,還會形成青光眼、白內障、眼底動脈硬化、視網膜病變等眼疾。

肝主筋,其華在爪,過子時不睡覺,會引起肝血不足,就出現筋痛,麻木,屈伸困難,痙攣抽搐,易造成灰指甲,缺鈣,髕骨軟化,癲癇病,骨質疏鬆等症。

肝與心,過子時不睡覺,可引起肝血不足,由於心主一身之血脈,肝有儲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,會造成心臟供血不足,引起心慌、心顫等症狀,嚴重的形成心臟病、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。

肝與脾,過子時不睡覺,會引起肝胃不和,由於肝助脾胃消化,由於肝氣太虛不能助脾胃消化,使人脾胃消化功能不好,表現為舌苔厚,長期以來會造成中氣塌陷。

肝與肺,過子時不睡覺,無法滋陰潛陽,肝陰虧損,引起肝火過盛灼肺,出現乾咳、或咳嗽、咳痰血等木火刑金的證狀,易導致牛皮癬等各種皮膚病。

肝與腎,過子時不睡覺,肝虛導致腎虧,由於肝腎同源,容易造成生殖系統疾病、不育、骨病、牙病、脫髮、糖尿病、腎衰竭等疾病。

這兩個月我也很夜才睡,自己也感覺到本來已弱的身體變得更差,看來真的要早點睡才行了。說得具體一點,希望每晚可以十二時便睡吧!

05
Jan
2011

近來愛上的是

黑糖薑茶。

其實,我一直都不喜歡薑味,所以不會吃薑及不會吃有濃薑汁的食品。

之前試過感冒過後,剩下喉嚨敏感的咳嗽,真的久久不去,尤其在半夜時,很易發作,常常咳醒。媽媽見我這樣,便建議我吃薑片,是製過的薑片,當時,正因為咳嗽而睡不好,所以也即管試試。這種製過的薑片,也算易入口,只是幾小片,竟然神奇地能止咳,令我可以安睡。經過幾次試驗,慢慢的發覺薑真的不錯。但是,平時沒事我始終都不會主動吃薑。

有一位朋友也對我說薑有益,對我這種弱弱又怕冷的體質,應該多吃一點薑才好。於是,在他的薰陶下,我買了一盒黑糖薑茶。朋友過了幾個月後問我喝過沒有,以我善忘的性格,當然是買過以後便放在公司櫃裡的某一角落了,那我朋友便說不要浪費,決定不喝就給他吧,當時我也有此打算,但結果又忘記了。

到了上星期,天氣未算太冷,但在被窩裡也覺得背部有寒意,睡得不太好。第二天在公司突然想起這盒被遺忘多時的黑糖薑茶,又抱著一試的心態,終於將它開封。喝下第一啖,真的有點辣,不過喉嚨適應了後,熱熱的喝下幾啖,覺得身子也慢慢暖了起來。當晚,氣溫還低了一點,但再在被窩裡卻覺得比前一晚暖多了。另外,上星期本來腸胃不適,有很多胃氣,食慾不振,還有點頭痛及背痛,但喝過黑糖薑茶以後,癥狀竟然減輕了,真的有點神奇。

經此一役,這兩星期,我在公司一感到有寒意便沖一包黑糖薑茶。我想我會喝完這盒的,不會送贈朋友了。

在網上看到的資料:

黑糖性溫味甘,入脾,具有補中益氣、緩中(指緩和腸胃道不適)、化食,健脾暖胃功能,還有止疼、行血、活血散寒的效用。

老薑解表散寒、溫中止嘔、溫肺止咳、化痰止咳,解毒,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及胃寒嘔逆等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