禮物
比期望的更好,多謝。
我知道我很懶惰,我都不會即時做更新,或者應該說我沒常登入,所以根本不知何時出更新,因此出了幾次更新我才碰巧做一次。其實每次按更新時都很糾結,因為不知道我制作的模板能否繼續用,但又不能不更新,所以只能賭上一次,幸好今次又嬴了。
「我從沒去過日本。」
一般朋友聽到我說這句時都很驚訝,對於去過台灣多次的我,竟然一次日本也沒去過,其實主因很簡單,我就是害怕會破產。
話說前幾年本計劃前往的,那年就是2011年,但因為311地震發生後就打消了這個念頭。到2017年,今年又突然有這念頭,周旋台灣及日本兩地,最終日本勝出了。
不懂日文的我兩對前往日本有點猶豫,某人十多年前去過一次,但他當時的友人懂日文,一切交給友人計劃,所以他很安心。但我不懂日文之餘,更未到過日本,某人因此曾建議參加旅行團,但我一直對旅行團有點抗拒,所以還是決定靠自己搜集資料。
第一次去日本本打算去東京,因為感覺應該容易點,但看罷旅遊書,發覺除了宮崎駿博物館外,其它的沒太多東西想看。再看其它地方的資料,就發覺京都大阪好像景點豐富點,所以就決定去關西了。
大約行程:
第一天:香港>大阪>京都
第二天:京都+宇治
第三天:京都+大阪
第四天:大阪
第五天:神戶
第六天:大阪>香港
詳細行程遲點再說,但本來不打算去太多地方的計劃,最終卻變成京阪神齊全,我亦對日本地與地的距離有大概掌握。
日本人的確很有禮貌,不斷微笑,不斷躬身,無論你是否光顧、遠距離經過,都是這樣,你更會不自覺融入他們,常常躬身微笑。記得到過一兩個車站,看見一位車務員不斷對著出口處躹躬,我對這印象很深刻,但是,亦從另一角度細想,這會否太過?這位車務員職務就是這樣嗎?而且又有幾多人覺得這樣做真是出自真心?車務員的真心?列車公司的真心?還是只是公司形象所需?
走在日本街頭、列車、食肆等,都明顯比香港舒服,不少日本人都會吸煙,但很少在街頭遇到,更遑論「打邊爐」,感覺空氣清新得多。噪音很少,他們說話的聲線溫柔,「三個女人一個墟」在日本應該未必成立,這兩方面真的令日本很可愛。我記得在某酒店大堂吃早餐時,本來沒太多聲音,突然走來兩名中年男子,聲線豪邁,繞著放了自助早餐食物的流水長枱說過不停,一看背影就知是土豪氣粗之人,再一聽不是日本語,又引證「面子是別人給、架是自己丟」的道理。
回到香港,就懷念日本的空氣、秩序、溫柔、有禮等,難怪香港人那麼喜歡日本。
八月,從臉書看到台灣鬆弛熊咖啡店出了一週年紀念吊飾,貨品可以郵寄至香港,於是我便下單訂購。
過了兩星期還沒收到貨品,便透過臉書詢問一下,很快便收到他們的回覆,說貨品已在九月二日被簽收。
但我沒簽收過啊。
再跟店家核對資料,一對之下發覺自己竟然寫錯地址了,但我寫錯的地址應該是沒有這個地方的,所以再透過臉書問他們郵寄詳情及編號。邊等著回覆,邊怪自己大意之際,電話突然響起,螢幕上寫著是懶懶熊咖啡店!於是趕快接聽,傳來的是一把溫文男孩的聲線,雖然我普通話不太靈光,但大致聽到是他們在幫我找到投寄編號,但要我在香港這邊詢問一下,然後再聯絡他。話畢不久,就收到他透過臉書將剛才對話的詳情再用文字覆述一遍,說要看看香港郵政肯不肯幫改地址還是要將貨品退回再重新發貨等。
雖然現在還未知結果,但整個過程,不得不讚台灣這家店真的很貼心,我只以為他們幫我的程度只限於臉書上,想不到還會收到他的來電及還願意重新發貨,錯還在我呢。